这是文章头部
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大热,应该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。
因为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竞争对手是《唐人街探案3》,这部电影有两部高口碑高票房的前作打底,无数业内人士都很看好它。甚至有人预测《唐人街探案3》最终的票房会超过《战狼2》。
有这样强劲的对手在,贾玲的导演处女作《你好,李焕英》当然不起眼,上映前几天票房与排片一直处于劣势。
但是《你好,李焕英》播出之后的口碑非常好,看完影片的观众迫不及待地想将它分享给身边的人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《你好,李焕英》吸引,票房与排片一路逆袭,将《唐人街探案3》彻底打败。
最终《你好,李焕英》斩获了54亿的票房,只差两亿多就能超越《战狼2》成为中国影史冠军,这样的成绩对于新人导演来说已经非常优秀了。
而《战狼2》能够登顶票房榜首不难料到,但是《你好,李焕英》竟然也能成为现象级电影,就有些令人意外了。
不过仔细回味一下《你好,李焕英》,我们就能知道这部电影,不仅是一部大众化的贺岁喜剧,也是一部能感动人心、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亲情片。
01
大众化喜剧片
我国幅员辽阔,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,触动观众欢笑的点也不一样。很多喜剧不能获得成功的原因就是,其中蕴含的笑点有局限性,某个地域的观众看了之后捧腹大笑,而其他地域看完了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,哭笑不得。
而《你好,李焕英》就打破了这种局限性,笑点几乎老少咸宜,谁看了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。
其中沈腾出来之后的桥段尤为搞笑,他将一个有点傲娇又有点小滑稽的沈光林刻画的淋漓尽致。
沈光林无疑是喜欢李焕英的,然而由于傲娇的属性,总是让他出各种差错,想要通过联欢会大出风头,讨得李焕英的欢心,却意外变成了一场滑稽戏。
沈光林在联欢会上这一幕其实是非常尴尬的,但是观众看到这样好面子的他出丑,又忍不住捧腹大笑。而这样相似的场景多了,《你好,李焕英》就成为了大众化的喜剧片。
虽然有人会觉得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笑点非常刻意,但这既然是一部贺岁片,那么一切就无伤大雅。
而且《你好,李焕英》还是能够看出贾玲作为资深喜剧人,制造笑点的深厚功力的,它最起码不像《唐人街探案3》那样将胡闹当有趣。
光看喜剧部分《你好,李焕英》就非常成功了,在今年春节档里,这部电影无疑是观众看得最有滋有味的一部。
然而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成功,不仅仅是大众化喜剧片这么简单。
02
笑中带泪的黑色幽默
有一句俗话说的好,喜剧的内核往往是悲剧。
虽然很多观众不喜欢小品有一个煽情的结尾,但又不得不承认,喜剧中蕴含着悲剧元素的,才更能令人印象深刻。
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脱胎于贾玲2016年创作的同名小品。而原小品就是典型的喜头悲尾,观众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笑得前仰后合,到最后煽情的时刻,大家又忍不住潸然泪下。
因为这部小品做到了令观众产生共鸣,情绪完全被其中人物的悲喜牵着走。
不过我觉得小品版《你好,李焕英》喜剧和悲剧的部分有一点割裂感,前期哈哈大笑,最后才将悲剧属性点出来,但是电影版就没有这样的问题。
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在你捧腹大笑的同时,就已经忍不住泪流满面了。由于时长足够,电影版将前期贾晓玲和中年李焕英的戏份铺垫
得
比较长,让观众早一步就体会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与包容。
贾晓玲穿越之后,她想得不是如何确保自己顺利出生,而是打算牺牲自己,换取李焕英之后的幸福生活。
贾晓玲这种想法虽然幼稚可笑,但观众确实能够看出她对母亲浓浓的深情与依依不舍。贾晓玲挽留的母亲的手段可能不高明,却足够真心。所以《你好,李焕英》前半段是贺岁喜剧,可时常却流落出一种伤感的情绪。
因为观众都知道最终的结尾,阳光,积极向上的李焕英会因为车祸命悬一线,而贾晓玲在过去做的所有改变,也不过是徒劳。
这种无时不在的悲伤情绪,比影片最后一段的贾晓玲大哭要高明得多。
03
真情引发共鸣
当然《你好,李焕英》能够让一批又一批的观众走进电影院,最强有力的保障就是片中的感情足够真切。
小品版和电影版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制作灵感,都是来源于贾玲的亲身经历。
小时候,贾玲的家境并不算富裕,但是家庭氛围非常好,父母恩爱,对她的学业也没有过多的要求,一直过得十分快乐。
后来贾玲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,她本以为毕业之后,就能改善家里的生活了。没想到大一那年,母亲李焕英就永远
地
离开了人世,而贾玲因为上学,并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。
这一直是贾玲的一块心病,所以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之后,第一个创作的小品就是《你好,李焕英》,而她的导演处女作,也是为了纪念母亲。
《你好,李焕英》中处处流露着贾玲对母亲的真情,而观众在看影片的时候,也能感受
得
到。
其实儿女穿越回过去,与年轻时候的父母成为朋友的电影不少。2017年邓超、彭于晏主演的电影《乘风破浪》就是如此,但邓超穿越回去,只想着自己的未来,从没有想过拯救因为产后抑郁而早逝的母亲。
所以《乘风破浪》虽然也有不错的票房成绩,但并没有成为现象级的影片,因为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只记得笑,却没有产生强烈的共鸣。
而《你好,李焕英》中的贾晓玲,可以为母亲牺牲自己。与此同时,李焕英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生活,所以她义无反顾地重复了自己的人生。
这种无私的爱,观众自然会无比的感动。再加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和母亲经历的片段,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,都让产生强烈的共鸣。
真情实感最能让观众感同身受,所以大家对《你好,李焕英》有莫名的偏爱,最后影片也收获了很好的成绩。
这是文章尾部